原題:又是一年端午至——
??多滋海南粽,何處風(fēng)味香?
屯昌縣烏坡鎮(zhèn)芽石鋪村,村民在采摘粽葉。 本報記者 李天平 攝
游客在三亞千古情景區(qū)體驗包“野菠蘿粽”。 本報記者 武威 攝
??端午將至,海南人的嘴也跟著忙碌起來,左吮一顆清甜的荔枝,右啃一口甘爽的西瓜,可口的夏日鮮緩解了酷暑帶來的焦灼。但令吃貨們魂牽夢繞的滋味,還離不開這一口海南粽子。
??鮮肉、蛋黃、雞肉、斑蘭、紅豆、瑤柱……在瓊島,各色的食材被包入粽葉,五彩斑斕的生活躍上舌尖。
??在海南,要問“粽味何處香?”對于這個問題,人們有著不同的答案。
??南北各不同
??海南傳統(tǒng)肉粽是心頭好
??夏的風(fēng),吹綠了蔥蘢枝丫,吹黃了茂盛稻田。瓊島的多處田洋里,已是一片豐收盛景,水稻籽粒飽滿膨大,隨絲絲微風(fēng)低垂搖曳。隨著新米上市,人們知道,又到了包粽子的時候。
??今日所稱的粽子,古人謂之“角黍”。作為五谷之一的黍,被食用的歷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。千百年來,端午食粽已是國人默認的傳統(tǒng)。
??瓊島雖不大,但從南到北,粽子的品種變化萬千。定安粽、三亞崖州粽、澄邁瑞溪粽、儋州洛基粽……從粽葉到餡料,再到包裹的形狀,每個地區(qū)都有不同的秘方和絕技,但公認的經(jīng)典餡料組合莫過于豬肉和咸鴨蛋黃。
??作為海南粽子之一,定安粽子早已聲名在外。每到端午時節(jié),家家戶戶都要制作肉粽,浸洗粽葉、腌制大肉、包裹粽子,這才算過了節(jié)。
??定安粽子看似簡單,講究卻不少?!耙路北仨氁冒肜蠔叭~剪裁,草木清香才會在唇齒縈繞;“軀干”得是富硒糯米,方能米香馥郁、飽滿軟糯;而“內(nèi)臟”必須要用富硒咸鴨蛋和腌制過的定安黑豬肉做成,這是美味可口的關(guān)鍵。
??“捆定安粽子講究‘三橫三縱’,扎繩太松米餡易泄露,水易滲入粽中,導(dǎo)致口感不佳。扎繩太緊粽子外觀不好看?!睂τ诙ò踩它S善梅來說,包粽子早已是手到擒來的手藝,在柊葉上鋪糯米,放上餡料,小心翼翼地捆上粽繩。一個個精巧的粽子成型后,還要經(jīng)過柴火煮沸近10個小時,才可出鍋。
??如果說粽子是全國人民的端午記憶,那么定安的粽子則飄香365天。究其原因,離不開“太好吃”三個字。